伤口出血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出血后的创伤还易受病原菌感染,影响自然愈合过程,引起相关并发症。目前仍缺乏理想的多功能材料来同时控制出血和防止细菌感染,因此开发多功能可降解的创面敷料满足组织创面止血与愈合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食品与药学学院欧阳小琨教授课题组在《Carbohydrate Polymer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Cellulose nanocrystal/calcium alginate-based porous microspheres for rapid hemostasis and wound healing”的论文(DOI:10.1016/j.carbpol.2022.119688)。该研究基于海藻酸钙与纳晶纤维素,采用反相乳液法和电荷驱动自组装制备得到纳晶纤维素/海藻酸钙多孔微球(PSLMs)。PSLMs具有优异的凝血、抗菌、降解和促进愈合的性能,为新型止血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制备得到的PSLMs具有良好的体外凝血性能、生物相容性、高比表面积、高机械性能、优异的体外抑菌性能以及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PSLMs在小鼠截尾出血模型、肝破裂出血模型和股动脉破裂出血模型均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PSLMs治疗后的小鼠创面收缩97.94%,PSLMs皮下埋植降解良好、各组织及脏器正常,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综上,该研究在海藻酸钙微球内部引入高机械强度的棒状纳晶纤维素支架,使得微球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致密均匀的孔隙结构,可快速吸收血液,聚集凝血因子和血细胞;此外,止血微球表面负载了一层天然抗菌聚合物ε-聚赖氨酸。具有较强吸湿性的ε-聚赖氨酸表现出改善的组织粘附性能,其阳离子氨基与创伤组织发生离子相互作用,为创面提供了无菌环境,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