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面积辽阔,海洋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海洋水产品中的虾类占据了渔业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南美白对虾是我国最主要的水产品种,占总产量比重的80.52%,年产量在180万吨左右。南美白对虾以其诱人的感官特性和独特的风味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南美白对虾非常容易被微生物侵蚀,其保质期极短,每年虾的腐败给渔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并严重威胁公众健康。消费者也常常由于无法隔着包装直观判断虾的鲜度而购买到不新鲜的虾产品造成了损失。因此,亟需开发高效便捷的兼具虾类保鲜和鲜度精准监测功能的产品。
图一 南美白对虾
同时,我国还是全球重要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中每年产出的废弃秸秆超过8亿吨。此外,虾壳和火龙果皮也是常见的大宗农业废料,每年产生量达数十万吨。通常秸秆一般被焚烧处理,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程。两种农业废料虾壳和火龙果皮通常被丢弃或掩埋,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这些废弃物的绿色高值化应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图二 玉米秸秆中纳米纤维素多级结构示意图
对此,以浙江海洋大学食品与药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杨政为负责人的科研小组在郑斌教授、赵亚东教授的指导下利用低值的农业废料玉米秸秆、虾壳和火龙果皮,通过简单的加工成功制备了一种用于虾类保鲜与鲜度精准可视监测的多功能纳米喷雾。
图三 多功能纳米喷雾的制备
该喷雾绿色环保,喷涂于虾类表面后,由于纳米纤维素的极大比表面积和活化官能团,可以使喷雾颗粒迅速吸附在虾体,形成一层超薄保护层,从而实现多功能:一方面其中的壳聚糖可以发挥良好的抗菌效果,显著提高产品货架期;另一方面,其中的花青素对pH变化敏感,通过肉眼观察颜色变化,可以简单、快速和实时的监测海虾鲜度,消费者无需打开包装便可肉眼辨别海虾的新鲜程度。
图四 多功能纳米喷雾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的显色效果
该喷雾实现了低值农业废料的高值化利用,是一款具有极大潜力的可食用的食品智能pH传感保鲜产品,它具备制做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效果明显的优点,在学科竞赛中受到了专家们的好评,曾获得第九届浙江省海洋知识创新竞赛三等奖。目前该科研小组准备优化生产工艺,开发多功能薄膜、多功能气凝胶等系列产品,进一步拓宽应用场景,提高产品竞争力。
图五 多功能纳米喷雾获第九届浙江省海洋知识创新竞赛三等奖
上一条:学院举办“十四五”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培训和布置会 下一条:食品与药学学院第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班仪式圆满举行
【关闭】